國產工程機械配套件與國外品牌的差距
國外工程機械配套件大多數都生產歷史悠久,技術成熟、供應充足,生產集中度高,品牌效應突出。配套件的發展隨主機的發展而發展,同時配套件自身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主機的發展。相對于國內而言,工程機械配套件生產起步較晚,技術短缺、產地分散、品牌效應不強,已經成為制約主機發展的瓶頸。因此,在借鑒國外工程機械配套件先進發展模式的同時,系統化地梳理國內工程機械配套件的不足之處,從而為迅速提升國產化配套能力提供確鑿的依據,顯得更加重要。
挖掘機配套件缺口大
在調查中,挖掘機配套件還存在空白點的觀點占42%,比占第二位的路面養護機械幾乎高出一倍,比其他產品差得更遠。國內挖掘機有許多配套件有待國內配套件企業去開發,如主要液壓件、缸、泵、閥、減速機、馬達總成等,這些幾乎全被國外品牌配套件所占領,國內配套件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另外,四輪一帶(驅動輪、引導輪、支重輪、托鏈輪及履帶總成)絕大部分也被國外品牌所占領,國內品牌在這方面也需加強。
目前,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中生產液壓件的企業數量不少,液壓氣動元件占優勢達44%,但是生產的液壓件絕大部分都是低技術含量、低水平的。如生產裝載機先導操縱液壓元件的企業就很少,即或有少量生產的,問題也較多,非常不成熟,生產高水平的變量液壓元件的企業幾乎沒有,從而制約了工程機械主機的發展。
1. 可靠性問題
關于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的可靠性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了。在調查中,有80% 的被調查者認為,國產配套件產品與國外品牌配套件產品相比的主要劣勢是產品可靠性差。的確如此,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與*水平相比,可靠性差得太遠 ,特別是傳動件、液壓元件、電氣元件等差距zui大。
在國產壓路機械配件中液壓系統出現的故障約占總數的50%--70%。其中由于密封件、組合件等的加速老化、失效造成滲漏的故障,占液壓系統故障的50%左右。液壓泵、液壓馬達及軸承壽命短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彈簧類的鋼度不穩定,換擋壓力調整彈簧、換擋定位調整彈簧不同程度地存在變軟。主機三包期間故障反饋率統計表明,配套件造成的故障次數遠遠高于自制件所占故障次數。
2. 技術創新能力問題
國內配套件行業目前普遍存在產品技術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技術研發能力不強、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占62%的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當前制約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創新”問題。實際情況正如調查的一樣,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數量相當多,絕大多數實力較弱,基本上沒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因此抄襲、模仿就成了發展產品的主要手段。一種產品剛剛發布還未成熟,其他類似產品就己遍地開花。因此產品雷同,低水平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嚴重,帶來的惡果是主機企業十分需要的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沒有,或者是做不了,拱手讓給國外企業。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大量過剩,形成惡性競爭,整個配套件行業銷售額大增,而利潤卻大幅度下降就是這個原因。產品開發與技術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沒有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的產品,必然走不出價格戰的困境,也就大大地制約了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發展。
發展戰略展望
現貨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就是技術創新水平很低,極大地制約了全行業的發展,因此下一步整個行業應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當然,在保證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同時,降低產品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目前我國生產柱塞泵比較成功的企業,如寧波賽克思,他們多年來生產的核心零部件全部出口;江蘇瑞隆也如此;而無錫恒立生產的液壓油缸也可與國外產品媲美。因此,只要企業下決心攻關,逐漸滿足國產工程機械配套需要是大有希望的。
調查表明,64%的企業認為要努力降低產品成本。現貨目前工程機械產品參與競爭的主要優勢在于制造成本低、售價低。但必須重申,一定要在保證質量及技術水平條件下降低成本,有優良性價比的產品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否則會適得其反。工程機械的價格戰已經使得市場可承受的心理價位越來越低,這將給許多配套件廠家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得不走薄利多銷之路。
盡管配套件的銷售價格和利潤指標不斷在降低,但與主機的指標相比仍然具有降低成本的空間,國內配套件廠家在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尚有潛力可挖,主機廠家與配套件廠家聯合起來,共同制定價格平衡利潤,一起開拓國內競爭日益劇烈的市場。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員工素質、加*建設、營銷網絡建設、出口力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